协会官方微信

返回首页

English

  • CISILE2019年度盛会在京召开
  • 第一期“OPDCA”研修课程成果汇报会
  • 协会与丹东市战略合作 隆重召开座谈会
  • 2018年仪器仪表产业发展峰会

基础知识

抓准“两化”融合突破口,推进制造业变革
信息来源:中仪协秘书处 上传日期:2014-01-22 点击率:4795次

抓准“两化”融合突破口,推进制造业变革

      中国仪器仪表制造业技术服务网名誉理事长  奚家成
    
      一、“两化”融合是工业化阶段的信息化,“两化”融合是具有时代特征的工业化
      人类社会从农业经济进入工业化,又从工业化社会迈向信息化时代。正像工业化是在农业手工业社会中孕育一样,信息化是在工业化社会中萌生发展的。由于长达数世纪的技术经济优势,西方发达国家至今引领着这一社会演变过程。从信息化角度,发达国家在工业化中后期做了三件大事:一是信息技术学科的形成,二是信息产业的兴起,三是信息技术与社会各领域的结合渗透,信息化产品和信息技术成果的大量涌现。这为推进全社会信息化,为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打下了基础。由于是原创性发展,发达国家的信息化具有孕育性、渐进性、先导性特征。孕育性发展技术难度大,但底蕴深厚,基础扎实;渐进性发展时间长,但与需求结合紧密,与工业化水平的适应性好;先导性发展占尽技术优势之利,但人物力投入大,探索性风险大,保持先导性的难度很高。
      与西方发达国家当前推进的后工业化时期的信息化不同,我国的   “两化”融合是工业化推进中的信息化,是工业化尚未完成阶段的信息化。正像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不再必要分成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等不同阶段,而是综合发展一样,中国的信息化不可能也不必遵循发达国家的同一轨迹。由于历史条件和后发优势,我国的信息化将具有导入性、融合性和超越性特征。导入性发展有利于充分利用世界信息技术的先进成果,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但是必然伴生基础不强、创新力不足之弊。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性特征决定了我国的信息化不是国外信息化的简单移植,照抄照搬,其要害是信息化与工业化水平的相互适应性,是与国情的结合。“两化”融合是信息化时代的工业化,在工业化过程中,必须把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建立信息化产业、推进信息技术与各领域的结合渗透作为重要内容,以建立信息化和“两化”融合的“硬”基础。“两化”融合是工业化阶段中的信息化,必须同时提升工业化水平以适应信息化,必须提高工业化的内涵素质,夯实推进信息化的“软”基础。只注重信息化的“硬”基础,忽视信息化的“软”基础,“两化”融合必然举步维艰;只关注信息化的推进,不进行为推进信息化所必须的工业化范畴的适应性提升,“两化”融合不可能取得成功。超越性特征是我国信息化的目标和必然,也是导入性特征和融合性特征的趋势和成果,在当前和很长一段时间,超越性特征是“星星之火”,直至工业化完成前后,才会有“面”的体现。
      二.工业是“两化”融合的首要领域,企业是“两化”融合的基础,制造业是“两化”融合的重点
      “两化”融合是社会发展阶段的融合,涉及到全社会所有领域。由于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承担着为社会信息化提供硬、软产品的重任,而且工业的产业门类多,涉及面广,推进“两化”融合的复杂度高、工作量大、引导作用强,因此社会发展的“两化”融合首要的是工业领域。
      工业的细胞是企业,整个工业的“两化”融合必须建立在企业“两化”融合的基础上。工业企业的“两化”融合是企业综合能力水平的提升与信息化的结合,不但与企业所有部门和业务领域有关,而且是一场涉及观念、理念、体制的变革。由于难度大,当前工业企业“两化”融合进展慢于金融、商贸、流通等领域的迹象已经出现。工业企业的“两化”融合是影响“两化”融合成败的全局性问题。只有知难而上,过此一“坎”,整个工业领域才会具有推进“两化”融合的扎实基础和持续动力,中国工业的“由大变强”才有指望。
      30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成为国际公认的工业大国。制造业由于向全社会提供各领域所需的装备和工业产品,容纳庞大的就业人口,创造大量附加值和社会财富而在我国工业和经济中占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性地位。作为国际贸易大国,我国工业在国际上的相对优势正是以机电轻纺为主的制造业。但是我国制造业高速发展的低人力成本、低社会成本等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正在下降或逐渐消失,以中低端产品为主的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已经开始下降。金融危机引发了世界对制造业的再认识,发达国家重振制造业的近、远期措施都在推进。近期制造业跨国公司以“经济型产品”、“中档化”策略回抢中国市场的势头明显,保护高端优势的措施更为严厉。从中长期角度,一场针对制造业的技术革命正在酝酿中,先勿论机器人、3D打印是否是制造业革命的主体装备,但是与“两化”融合密不可分的数字化制造、智能制造的方向可以确定。无论是应对当前或着眼长远,无论是对付“追兵”还是“阻截”,如果在十年左右时间内,不能在“两化”融合上取得突破和明显进展,中国制造业将失去“由大变强”的黄金时期而走向衰退。成为影响国家全局的大事。
      制造业之所以成为“两化”融合的重点除了上述的产业战略性地位及其紧迫性以外,还与其产业特征有关。工业因其生产过程和生产模式的不同可分为流程工业和离散制造业。以能源重化工为主的流程工业因其生产的连续性和生产环境的严酷性,企业的生产过程规范化和装备化基础较好,PCS等的普及为“两化”融合提供了较好的基础,与国外的差距相对较小。包括仪器仪表产业在内的制造业绝大部分属于离散工业,由于我国制造业未经过国外工业自动化阶段的历练,生产过程的规范化、装备化和“可信息度”低,生产模式落后,与国外制造业内涵素质的差距明显,使我国制造业“两化”融合的紧迫性更为突出。
      三.企业的生产过程信息化是“两化”融合的突破口
      企业的“两化”融合是全方位的,企业的信息化涉及所有领域,纵向从研发设计CAD、生产制造过程......一直到电子商务、客户服务,横向从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仓储管理...一直到OA,每一部分的信息化都能提高工作效率,都是必需的,但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和功能是不等同的。国内外的实践证明:生产过程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和核心。缺少了生产过程信息化,各部门的信息化将成为信息化“孤岛”,不能构成完整的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不能使企业的提升起到全局性、阶跃性作用。从性质上说,企业的信息化工作大部分属于信息技术和信息化工具在本部门业务中的推广掌握应用,主要是社会技术进步在企业的体现。而生产过程信息化及在此基础上的企业管理信息化才是既有工业化提升也有信息化推进的企业革命性变革,才是体现企业特点的有深度、有难度的融合。
      生产过程信息化与企业其他业务的信息化不同,它不单涉及信息化软硬设备的购置应用,而且必须具备与工业化水平有关的基础和条件。综合国内外实践分析,规范化、装备化和现代生产模式是实施生产过程信息化的必备“三要素”。
      规范化是企业生产过程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对手工业阶段开始即已存在的生产过程随意性的反制,是生产过程信息化的基础。西方企业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形成了良好的规范化素质,其生产过程信息化主要是已规范化生产过程的数字化改造及其局部补充完善。而我国企业规范化基础薄弱,在推进生产过程信息化进程中首先遇到的是大量繁琐、细致的规范化工作。建立和完善规范化及其严格执行使之达到与信息化所要求的程度是生产过程信息化的第一要务。
      装备化是实施规范化的手段,是生产品质和效率的保证,是生产过程信息化的载体和执行者。在流程工业中装备化是非人宜环境生产过程的必需。在离散工业中装备化针对的是曾经大量存在的人工作业,以装备保证生产过程的规范性,消除人为因素的随意性。西方工业企业经过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阶段的发展,不但流程工业完全依靠装备生产,而且制造业的主体类型一离散工业也已经消除无装备生产,并依靠装备实现断续生产流程的连续生产。西方工业企业的装备化是在工业自动化阶段完成的,并在此基础上经过数字化改造实现生产过程信息化。自动化不是无人化,其实质是最大程度的装备化。装备化不是装备越多越好、越贵越好,而是与产品特点及生产技术诀窍结合越紧密越好。优秀的制造企业不但拥有大量先进的可采购的标准装备,而且还有不少融入本企业技术诀窍的自创非标准设备。装备化水平和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我国工业企业,特别是数量众多的离散制造企业总体上装备水平不高,生产过程仍然存在着不少无装备环节和“可信息化度”极低的落后环节。近年来虽然也有不少企业添置了有信息化功能的先进设备,但是整个生产过程并未实现装备化的“无缝连接”,既反映了我国工业化的差距,也影响了信息化的推进。
      现代生产模式在发达国家制造业与生产过程信息化已紧密结合,不可分割。我国制造业大多数企业至今仍采用传统生产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按预测和经验制定生产计划,生产过程与订单无直接关联;产品质量依靠质保部门的把关式最终检验,产品可靠性不高;生产不均衡,无节拍,生产过程不连续,以大量成品和中间库存应对交货期竞争,效益不高;生产过程装备化和“可信息度”低,随意性大;生产调度主要依靠人工,信息化设备仅是“孤岛式”工具,形不成信息化生产管理系统。现代生产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按需求组织生产,对市场变化反应灵敏,生产直接按订单进行;生产质量由生产过程保证,依靠质保体系提升可靠性,以“无缝连接”的装备化水平消除随意性;依靠信息化生产管理系统调度和管理生产,保证生产节拍和均衡性,实现零库存或极限库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整个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在离散制造业中,从丰田模式开始,现代生产模式有了迅速发展:即时生产、看板管理、精益生产、接单生产、定制生产、可追溯生产、接单与计划混合生产等与产品和企业特点相结合的各种类型、分支不断出现。虽然现代生产模式并不源自于信息化,但是现代工业发展到21世纪,现代生产模式与生产过程信息化已密不可分。现代生产模式依赖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提升完善,并使其效能发挥到极致;信息技术植根于现代生产模式而形成的生产过程信息化已成为企业信息化的核心。不能想象不推进生产过程信息化而实现现代生产模式,也不能指望生产过程信息化建立在落后的传统生产模式上而取得应有成效。
      规范化、装备化和现代生产模式是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的长期过程中形成的,是在工业化进入自动化阶段发展完善并达到了实施信息化所需的水平,因此发达国家的信息化可以集中主要精力于“纯信息化”领域和信息化的“纯技术性”领域,而我国由于工业化尚未完成,虽然不必经历西方工业化中的自动化阶段,但是工业企业为推进信息化所必须的上述“三要素”不能逾越,特别是制造业更不能跳过。当前在离散制造业中,企业“两化”融合的重点应是上述“三要素”的提升与信息化推进的结合,其目标成果是生产过程信息化系统的建立和以此为基础的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形成。
      四.生产过程信息化是制造业的重大变革
      “两化”融合是工业化提升与信息化推进的融合,“两化”融合的真缔是“融合”,而不是其他。前一时期曾有不少文章提出:“两化”融合就是工业信息化。先不论前者涉及社会发展阶段,后者仅指工业领域,二者的广度、深度和战略性不属同一层次。更为重要的是工业信息化强调的是信息化,没有突出融合,没有注重在推进信息化同时与其相应的工业化所必须的提升。以上述制造业“两化”融合的突破口建立生产过程信息化系统为例,如果只着眼于信息化,只下功夫于信息化硬软装备的添置应用,而忽视属于工业化范畴的规范化、装备化和生产模式的提升,使之达到与信息化相匹配的水平,生产过程信息化系统无法建立,企业的“两化”融合也难以突破。此乃当前“两化”融合进展不畅的主因之一。
      “融合”无先例,“融合”有难度,建立生产过程信息化系统是一场变革。在此过程中有技术性问题,但不单是技术性问题,更不是纯技术性工作。在技术性问题中有属于信息技术领域的问题,但也有更多的不属于信息技术范畴的技术问题。其建立和实施是一个技术与管理、信息技术与非信息技术、管理技术与管理体制交融的提升过程,涉及理念更新、体制转换、技术提升、机构调整、人员培训等诸多方面的变动改革,对传统企业是一场重大变革。发达国家制造业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构建与现代生产模式相结合的上述系统时也有阻力和反复,也是一次充满矛盾和阵痛的变革。由于信息技术及其软硬设备的成熟,装备化能力的提高,各种现代生产模式的成功实践和我国的体制优越性,我国制造业推进这一变革的环境、条件比当时发达国家企业优越。
      中国制造业正处在调整转型的关键时期,各行业都在摸索应对“前有阻击,后有追兵”严峻局面的良策,都在研究在发达国家重振制造业推动新技术革命的新形势下保持和扩大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途径。在“两化”融合大政方针指引下提高企业内涵素质是必然抉择之一。建立生产过程信息化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将使中国制造业的内涵素质有阶跃性的质的提高,并将以此拉开与“追兵”的距离,构建近距离应对“阻击”的新平台和迎接新技术革命的不可或缺的关键“接口”。只有抓准“两化”融合的突破口,迎难而上,扎实推进,中国制造业的市场优势、规模优势、集聚优势及相对低成本优势才能发挥,才能走上“由大变强”的征途,再续辉煌。
中国仪器仪表制造业技术服务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23518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03807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16号1号楼6层 邮编:10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