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2013年11月7日,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中国仪器仪表制造业技术服务网分析仪器分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环境与安全检测仪器分会共同主办的“第六届中国在线分析仪器应用及发展国际论坛暨展览会(CIOAE 2013)”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开幕。会后,记者就本届论坛的特点、国内分析仪器企业发展等问题,采访了中国仪器仪表制造业技术服务网分析仪器分会秘书长曹乃玉女士。
记者:中国在线分析仪器应用及发展国际论坛暨展览会已经举行了五届,本届论坛的特点是什么?相比前五届有什么新的发展?
曹乃玉:这次论坛我们总结了前五届论坛的经验和问题,在筹备期间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这次论坛之所以得到参会人员的认可,我认为有三大特点。
1.前沿。我们请国内外企业和科研单位所做的在线仪器技术交流报告带来了目前国内外在线仪器发展的前沿技术,使参会者开阔了眼界,拓展了创新思路。
2.实用。因为调查研究充分,所以交流报告实用性强,为参会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应用技术和解决方案,很解渴。3.精致。论坛上发布的报告事前经过作者、专家和相关人员反复修改推敲,使之简短、准确。因此时间紧凑,精力集中,效率高。我们总结这次论坛的进步点是:报告水平提高了,信息量増大了,新技术、新应用介绍的多了。下一届论坛需要要改进的:把重点是放在使用者方面,主要是为用户服务。应用案例要多,对技术难点要进行论证。
记者:作为分析仪器行业协会的秘书长,您认为国内分析仪器企业的现状如何?
曹乃玉:目前国内分析仪器企业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上市融资成功,资金重点投入方向:招募大量的科研人员;进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传感器的研发,解决方案的开发;进行自动化、信息化两化融合的企业改造,打造名牌产品的企业文化,收购、兼并有专长有发展的企业。杭州聚光就是一个典型代表。二是把投入重点放在市场战略上,注重抓产品质量和内部管理,在保生存及价格战中摸爬滚打,这类企业占到相当数量。但这两类企业都面临着跨国企业的巨大压力。
记者:您认为国内分析仪器企业业应该如何发展?
曹乃玉:国家在战略导向上从“十二五”开始,把自动化和仪表行业发展已列入发展纲要,重点国家投入比如“三基工程”:基础传感器、基础材料、基础制造工艺;“两化融合”:工业自动化与信息化;分析仪器典型技术如:质谱、工业色谱等,国家都有重点项目和资金的投入。国家的支持是肯定的。但我想说企业不要总是企望国家给与更大的扶持。毕竟这个行业的产品社会总需求是有限的,国内目前也就几百个亿。在国家那里,这只是“一碟小菜”。所以政府目前还不会像抓航天、铁路行业一样大力投入。但这个行业却是科技含量大,投入大,因此进入这个行业,注定要历经磨难。这个产业的发展,最终要是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因此,不要像怨妇一样老是问用户为什么不选择我们,问天问地不如问自己:你的实力在哪里?凭什么让用户选择你?
有人不满意国产仪器,说几十年上百家分析仪器企业在做仪器,可做来做去我们与国外分析仪器企业的差距不是小了还增加了,难道我们一定要自己做分析仪器吗?世界上很多国家自己就没有分析仪器企业,全部买来用不也可以吗?我想说,与跨国公司比,差距大是事实,但应该看到我们现有产品的差距与国外同样产品在发展速度和水平上距离是在缩小的,因为我们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我们有很多经验教训可借鉴,比如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进程中,我们就前进了一大步,而且速度并不慢。从市场上看,国内企业只要研制成功一款新仪器,哪怕还没有批量投入市场,只要信息一出,国外厂家的同类产品就会降价。你看,没有国内仪器企业行吗?更别说国家重点工程、国防、国安项目,那一定是要用我们自己的仪器的,而且核心技术也是买不来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看到这家老牌企业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时说:“自力更生任何时候都不能少,我们自己的饭碗主要要装自己生产的粮食。”
这个行业有明确的市场需求,有国家政府的持续投入,有一定的利润空间,同时还有我们从业人的责任和信念,我们是可以并应该做好的。我想对同行们说,资金、人才、技术、价格竞争、产品质量、国内市场不认同不接受等等问题,只要你的企业还在,这些问题就永远是问题,实际上,不论干什么行业面对的问题基本上是一样的。我想说的是,今天那些在分析仪器行业内还有一席之地的企业家们,他们的成功,一定不是因为他们能提出问题,而是因为他们能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这是国内分析仪器企业的历史责任,也是国内分析仪器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徐晓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