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CN 11-1822/TH ISSN1001-232X
首页 > 人物访谈

别开生面的高瞻远瞩 不一样的技术中心

信息来源: 更新时间:2016/12/05  3070
分享到:
 

 别开生面的高瞻远瞩 不一样的技术中心

——访北京检验检疫技术中心主任张锡全

 

  

 

 

 张锡全,男,中共党员,主任医师。1985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硕士。19858月参加工作,曾任北京卫生检疫局副局长、北京进口食品监督检验中心主任,1999三检合一以来,历任丰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局长、北京西客站检验检疫办事处主任,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卫生检疫处处长、食品监督检验处处长、动植监管处处长;20142月,任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主任。2008年,获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的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全国劳模待遇)。

特殊的地缘赋予了北京检验检疫技术中心特殊的使命,也催生了北京检验检疫技术中心不一样的担当及特殊性。怀着一颗好奇心,记者走进了北京检验检疫技术中心,见到了正聚精会神专注工作的张锡全主任,他所掌舵的技术中心是中国最具实力的质检机构之一。作为经历过“三检合一”以及服务过北京奥运会的全国劳模,张主任一见到记者就以“先带你去楼上看看我们的实验室”为开头,为记者揭开了处于特殊地缘、背负特殊使命的“首都”中心之“神秘”面纱。

基本情况

北京检验检疫技术中心(以下简称:技术中心)是经质检总局批准,于199911月成立的事业单位。20127月首都机场分中心纳入中心统一管理。作为一支具有各类专业知识、学历层次高的技术队伍,技术中心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为出入境检验检疫提供技术保障,承担北京地区出入境产品的法定检测、公共技术委托检测以及相关科研、标准制定等工作,并致力于为政府、企业、社会机构以及消费者提供全面的产品检验、检疫、鉴定及技术培训、咨询等技术服务。技术中心拥有9个国家级检测重点实验室、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开展食品、化妆品、纺织品、玩具、动植物及其产品、机电产品、化工产品、金属材料及其制品的检测,现已成为中国最具实力的检验检测服务机构之一

技术中心现有实验室面积约3万㎡,拥有近2千台(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仪器设备,50万元以上的有134台(套),总值约2.5亿元。技术中心紧跟科技前沿,构建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生物芯片技术、纳米技术三大检测技术平台,开展食品、化妆品、纺织品、玩具、动植物及其产品、机电产品、化工产品、金属材料及其制品等产品的检测。2015年技术中心检测量共计6万余批次,其中,法检约占70%,社会委托检测比例约占30%,年委托检测收入约3850万,目前主要用于补充财政经费的不足及实验室改造投入等。

主要实验室介绍:

一、食品实验室是全国食品安全检测实力最雄厚的实验室之一,实验室总面积约6000㎡,配置了组合式高分辨质谱仪(Orbitrap)、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荧光PCR仪、微生物示踪仪、测序仪、全自动食品微生物定量系统(TEMPO)等先进仪器设备600余台(套),价值14000多万元,其中50万元以上国际知名品牌进口仪器设备90余台(套)。主要负责出入境食品、化妆品、食品包装材料的法定检测、委托检测以及相关科研制标等工作。

二、玩具实验室是中国五大玩具检测中心之一,内设机械和物理性能、燃烧性能、电性能和化学性能实验室。实验室总面积约1600㎡,建有恒温恒湿室、消音室,实验室配置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能量色散X-荧光仪等先进仪器设备155余台(套),价值1460多万元。主要负责北京及周边地区出入境玩具的检测、玩具产品强制性认证检测、进出口玩具型式试验、玩具出口企业质量许可的工厂审核和相关科研制标工作,并承担相关社会委托检测服务。
   
三、植物实验室作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内设植物虫害检疫实验室和植物病害检疫实验室。实验室总面积约1200㎡,配备了全自动核酸自动分析系统、流式液相芯片分析系统、芯片扫描仪、凝胶成像电泳仪、全自动酶标仪、 Biolog MicroStation微生物鉴定系统、实时荧光定量PCR 仪、ZEISS正置显微镜及成像系统、LEICA体视显微镜、荧光倒置相差显微镜、芯片杂交工作站、人工气候箱、 SANYO植物生长箱等仪器设备170余台(套),价值1390多万元。主要负责植物及植物产品有害生物实验室检测及相关科研制标等工作。

亮完了家底,张主任又带着参观了正在改造中的实验室,在实验室的定位及改造过程中,张主任也有他独到之处,并且还涵盖了多个技术专利,为建立一流的标准化实验室奠定了基础。

记者:在全国质检系统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中,技术机构尤其是检测认证机构的改革,被认为是急先锋的角色,改革是一定的。是如何应对这次改革的大潮的?对未来又是如何规划的?

张主任:“首先要打破定式思维 树立改革创新意识,然后做好基础工作,不做改革的旁观者。”

他提出从“做分析、做研究、找市场、找定位、求利用”5个方面对中心主动进行资源整合、主动应对改革。全面构筑“北京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品牌,推动可持续发展。“分析”、“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找到优势,找准定位,做大做强。市场上其他实验室一般是单一专业实验室,而北京局技术中心的强项是专业多、宽度广,是综合性实验室,针对一项产品可以同时进行多项不同专业的检测。例如针对一个食品,技术中心既可以检测食品本身微生物指标是否合格、营养成分是否符合标准规定或者符合标签标示、色素是否超标、重金属含量是否超标等检测,还可以针对其包装材料、接触材料等相关项目进行检测,涉及食品、金属、玩具等多个检测领域。“因此,我们可以针对食品检验,进行一些国家标准规定以外,而又与食品安全息息相关、消费者非常关注的检测项目,以开拓市场。”张主任如此说。这个求利用包含3个层面的含义:求国家利用,求市场利用,求消费者利用

做好基础工作,不做改革的旁观者,体显在几个方面:

首先,牢记执法保障职责,快速高质完成各项检测任务

其次是在实验室改造上,实验室是技术中心发展的依托。近年来,随着中心业务的不断发展,大量购置的实验设备与有限的实验室空间形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严重制约了中心检测能力的提升。所以,要通过加减法来优化资源,减去中心在检测能力上的虚胖现象,即去掉不用的检测项目,重新调整实验室硬件比重,打造中心特色,做加法创建一流的标准化实验室。张主任浅显的说,只有实验室软硬件合理了,才能发挥更大的效益,配以操作上的精益求精,才能做好检测、做精检测。

第三,管理的精髓是“制度管人、流程管事”,以激励制度为后盾,盘活队伍活。技术中心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意识,通过实施岗位竞聘、绩效考核和执行力奖等激励手段,将竞争意识有效地贯穿于各个工作领域和环节,考核指标依据工作实际动态调整,打破以往吃“大锅饭”的局面,激发中心人员的自觉服务意识和工作潜能,提升工作、服务效率;从“要我检”到“我要检”,从“要我服务”转变为“我要服务”,开创了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新局面。

第四,以构建体系为保障,强化改革发展内环境。检测数据准确性是技术中心做大做强的命脉,技术中心以完善体系建设为手段,加强质量控制活动,为改革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内在支撑,结合内外部审核,通过修改体系文件、举办管理体系知识培训、实施内部质量控制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将强化质量控制意识落实到了实处。2016年,技术中心顺利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对技术中心实施的实验室认可、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实验室资质认定的监督和扩项评审。此次评审,技术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扩项,侧重市场关注较强的蜂产品和乳制品等检测需求,通过此次评审后,技术中心的检测能力共达到281个产品类别,2140个检测项目,1953个检测方法。同时,打造技术中心能力验证计划提供者品牌,是北京局对技术中心的要求。我中心每年都在为此目标而努力,目前技术中心能力验证提供者认可能力共达到20个产品类别,86个检测项目。

未来规划大体有几个方面:

首当其冲的还是实验室改造工程。中心目前有综合楼7层(60万)和15-19层(1710万)两个改造项目,此次改造是北京中心数年来难得的、也是最大的一次改造。中心拟借此契机,统筹兼顾,合理规划,在保留各实验室特色检测工作基础上,按专业梯度、检测量级,建立覆盖各专业、检测梯度和量级的中心仪器室,实现中心综合实力的整合。希望借用普京的话,给自己立个军令状——“给我三年时间,我定创建一个不一样的实验室!”

再着,是2016年的检测收入目标争取达到5千万。为什么要定这个目标?因为5千万相对技术中心是个坎,如果达到了,则说明市场认可了技术中心。才能确认技术中心在检测市场上江湖地位。

第三,就是人了,技术创新,关键靠人。是要保证队伍的稳定性,专业性。人家乱我不乱,保证军心不乱;技术中心现在拥有一支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人才队伍,拥有众多专业领域的专家,高级工程师、硕士以上专业人才达到上百名,为实现人员素质跨越式发展,技术中心以强化培训作为抓手,在去年培训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适合实验室发展的培训模式,并且我们将培训与实际工作、市场需求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计划并按期实施。在市场竞争化的今天,光有专业素质还不够,中心厚植人才土壤,加大培养力度,在培养造就一线专业人才的同时,积极为走向市场造就一批市场营销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为我们的事业发展提供人力保障。

第四、提升品牌意识 增强社会知名度。技术中心作为处在改革进程中的事业单位,迫切需要树立服务客户,面向市场的新形象,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中心以主动的姿态,开放的态度,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依托接待国内外领导及访问学者来访、举办主题开放日等各种展示平台,提高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积极借助媒体快速便捷无界的传播特点,通过分析优势,有的放矢的对中心检测能力、特色检测服务、重要新闻予以报道。

第五、释放科技能量,发挥优势创建公众新形象。品牌打造依靠雄厚的检测实力做基础,为充分发挥技术、硬件优势,抢占科研创新制高点,技术中心将科研工作定位在“研以致用、用以促研、研用结合”上,构建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和人才培养一体化的科研工作模式,加快成果应用推广效率。响应“双创”号召,多措并举主动应对改革,联合开拓实验室认证、企业合作联盟等新业务。

根据以上思考、分析和定位,中心提出“三个统一”即“统一思想、统一目标、统一名称”,要求各实验室互相配合,加强横向联合,发挥中心专业宽泛的优点,通过一系列“组合拳”希望在短期内尽快提升中心的检测能力和市场地位。

记者:听闻有些仪器将要达到仪器报废周期,请问北京中心准备如何处理这些仪器?

张主任:北京中心会将这些仪器保养好封存,作为技术储备。

记者:作为仪器的使用者,您对国产仪器有怎样的情怀及期望?

张主任:首先,我本人可能是这辈子无缘亲自去生产检测设备了,目前没这个能力和机缘。我另外有能力的是可以通过我们中心的平台,给国产仪器企业提供比对、试用、验证、推荐、示范效应等工作。我们中心有各家品牌,国产仪器可以和各家品牌比对,更是希望通过比对测评等方式和企业共同探讨国产仪器的优劣性,希望以此促进国产仪器的升级改造。目前,我们的国产仪器相对瑕疵较多,我希望未来是瑕疵越来越少,优点越来越多。做为使用者,真的希望使用的都是国产仪器,在采购上也是希望采购国产仪器,并且不是因为价格优势,而是因为性能优势。但是,目前国产仪器在组装工艺上、稳定性等方面细节上还有很多不到位,希望能精益求精。中国的经济发展是要靠企业,而不是所谓的“管理者”,我们都要有“为企业服务”的意识,希望通过相关工作,能给企业提供合理化建议,提升企业抗击打能力及可持续发展方向。并且通过比对测评(一些性能好)的国产仪器,我们不仅自己会购买使用(比如普析的紫光、吉天的自动进样仪),我们还要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带动示范效应。我定会不遗余力来做这个工作。

后记:此次采访因为涉及技术专利,因此不能将实验室改造成果照片公开,但是通过与张主任的对话,让我们感觉有一种精神让我们动容,其中的“精益求精”、“不做改革的旁观者”、“求利用”等理念更值得我们学习,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只有具有了这种强烈的使命和担当意识,才可能激励这本可以躺在“功劳簿”的全国劳模,能每天几乎工作到8点多且两年多都未休过周末。正是这样的情怀和态度,让我们看了中国检测事业的远景,虽任重道远,但前景可期!( 程红)

(注:本文已在2016年第6期《分析仪器》杂志发表。为突出主题,本刊在文字层面略作修改,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免责条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温泉北清路160号 邮编:100095
E-mail:fxyqlg@.163.com 电话:010-62403161 传真:010-62413151